天安门广场上的毛主席像还会挂多久?其实早在1980年,邓小平就已经给出了答案。
每次走过天安门,我总会站在毛主席画像前停留良久,脑海中浮现出他一生中的各个重要时刻和风采。
如果能和毛主席拍张合照,那将是我一生中最幸福的事,也是每一个中国人都梦寐以求的时刻。
自从新中国成立以来,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,毛主席的画像仍然悬挂在天安门城楼前,尽管它在这段时间内经过了多次更新。
这么多年过去了,这幅画像已经成为天安门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不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朋友路过这里,都会认为它是最具代表性的象征。
但是有个问题:为什么毛主席的画像从来没有被摘下来?我国历届领导人的功绩也不是一点两点的,为什么就不能挂他们的画像呢?还有个问题是:毛主席的画像要挂多久?有没有年限的规定?
这个问题,早在多年前,邓小平在面对外国记者时就已经给出了答案,那么这个答案是什么呢?
毛主席的照片
1949年,新中国成立了,经过了从鸦片战争到解放战争的漫长岁月,中国人民终于摆脱了被欺负的命运,获得了自由和和平,实现了民族独立和解放。
2月12日这一天特别有意义,到处都是热闹的锣鼓声和响亮的鞭炮声,红旗随风舞动,人群挤满了街道,大家都在开心地庆祝这得来不易的和平。
“小心点儿,注意点儿,别走偏了,看着脚底下。”
夜已深,本应早些休息,但他们依然紧张地忙碌着,直到天亮才停下来。这时,天安门前聚集了成千上万的人,他们保持着礼貌的姿态,似乎在等待着什么。
没过多久,我在天安门上看到九幅画像,中间挂的是毛主席,其他八人包括朱德和周恩来。
毛主席的画像第一次悬挂在天安门前,具有重要的纪念价值。
卢沟桥事变已经过去了90多年。在同一年的7月7日,人们还会挂出毛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,以此来纪念卢沟桥事变12周年的日子。
这几幅画不是外国画家的作品,而是我国著名油画大师董希文创作的。画中人物的表情和气质生动逼真,令人赞叹。
这位油画大师可能不太为大家所知,但如果你提到《百万雄师过大江》这幅画,是不是有点印象了?
建国大典前夜,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,根本没有空闲去想其他的事情。然而,美术老师周令钊却对着一张照片陷入了沉思。原来,他被委以重任,要画毛主席的画像。他仔细观察着照片上的毛主席,从神态到气质,再到表情,都那么完美,要想画出这么一幅作品,可不是件简单的事。
为了更好地捕捉毛主席的神韵,周令钊决定独自研究。他尝试用格子画法,就像拼图一样一点一点描绘。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,加上妻子的协助,进展非常顺利,毛主席的画像即将完成。
在旁边的妻子仔细查看画像的不足之处,并提出改进意见,就这样一天天过去了,主席的画像慢慢变得清晰起来。
作为十大元帅之一的聂司令,自然也要亲自检查画像的绘制进展。当他看到周令钊已完成的作品时,不禁连连称赞。
聂司令觉得画中的领口不太自然,影响了整幅画的效果,于是让周令钊想办法改进。周令钊果然想出了个好主意。等画好了,大家都看了,心里都很佩服。
“大家千万要小心,别把东西摔坏了……”
“慢点儿,慢点儿,小心台阶,再检查一遍,可千万别出错了。”
工作人员们忙碌地工作着,仔细地检查每一个细节,生怕一个疏忽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。
这时天快亮了,现场的工作人员终于放下心来,说了一句:总算检查完了,真是太好了。
周令钊紧张得心都要跳出来了,直到检查结束,他才松了一口气。他想,要是搞砸了,怎么面对那四万万满怀期待开国大典的同胞们呢?
现在这个结果,已经很不错了。开国大典结束后,很多人来到天安门城楼下,对着毛主席的画像深深鞠了一躬。不仅是天安门挂了画像,很多普通人家的家里也会挂这幅画像。
过去,不是每天都挂的,主要是节日和重要活动时才会挂上画像。后来经过多次讨论,决定改为每天悬挂。毛主席的画像,不仅受到国内民众的喜爱,就连外国朋友也觉得这是最美的画作。
每年毛主席的画像都会有一些调整,随着时间的推移,这些改动让画像越来越有特色,面容也变得更加和蔼可亲。看着这幅画像,仿佛毛主席正亲切地看着你,让人既紧张又激动。
外宾的困惑
中国地域辽阔,总面积达到960万平方公里,自然资源丰富,尤其是矿产资源。即便在战争年代,中国经济也没有彻底崩溃。在艰难环境中,依靠顽强不屈的精神,中国逐渐发展壮大,这让许多外国人对中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1980年,中国开始改革开放,经济越来越好。这让很多外国人感到好奇。有个外国记者为了采访邓小平,通过朋友帮忙,终于实现了这个愿望。
这位记者非常有名,但许多国家对她避而不及,因为她采访时常不顾场合,几乎是什么都敢说的那种,言辞尖锐,不顾后果。
说起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,即便他经验丰富,在她面前也显得不够看。一个关于权力的问题,竟让基辛格措手不及,记者的连续发问像潮水一样涌来,很快就把基辛格给难住了。这位记者把基辛格回答时的表情和神态都记录下来,随后通过新闻报道播放出去。
尼克松总统对基辛格感到非常不满,他认为像基辛格这样的政坛高手,竟然会轻易落败。他觉得这辈子最大的失误,就是接受了那次采访。
这说明这位记者的影响力有多大,简直不是同一档次的对手。
1980年,这位记者抓住了意大利总统访华的机会,利用自己的人脉,终于如愿以偿地采访到了邓小平。为了做好这次采访,她下足了功夫,研究了中国的历史和各种资料,希望不留遗憾,能得到满意的回答,才算不枉此行。
早上吃完饭,这位记者就亲自去见邓小平,采访他,还拍了张让人难忘的合影。
这次采访大概进行了几个小时,前半部分主要讨论了国家情况和未来经济的发展。没想到的是,记者突然问了一个出乎意料的问题,就是开头提到的,毛主席像会挂多久。
旁边的工作人员对记者的无礼态度感到不悦,但脸上没有表现出来,心里想着这种事情涉及国家机密,怎么可能轻易透露呢?
没想到邓小平笑了,这让在场的人都感到很惊讶。只听他说道:“会一直挂着的。”
这位记者原本以为邓小平会敷衍了事,没想到他回答得如此坦诚,这让她有了继续追问的念头。邓小平明白她的想法,没有回避,直接说道:“对于中国而言,毛主席永远是四万万同胞的伟大领袖,这一点毫无疑问。”
面对记者的连珠炮提问,邓小平没有选择反击,而是耐心地一一作答。然而,时间过得飞快,转眼就到了午餐时间。邓小平说:“吃完饭我们再继续聊。”
饭后这位记者用尽了各种方法,但邓小平并没有上当。经过几个小时的采访,记者终于被邓小平折服了。后来,她在文章中写道:邓小平非常伟大,说话也很真诚。
通过这次深入的采访,西方国家对中国有了新的看法,也让全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。
总结
从新中国诞生到现在,已经过去了七十多年,领导层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替,但始终不变的是,这片土地上永远铭记着那段辉煌的历史和历程。
看着毛主席的画像,从他嘴角的微笑中,我们能感受到他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关切和执着追求,以及对一个繁荣昌盛的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。
作为中国的年轻一代,我们不仅要传承前辈们的优秀传统,还要利用我们的知识和创意,把国家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,就像先辈们梦想的那样。我们要和所有中国人一起大声说:你们看,这就是今天的中国!
请注意,本文中使用的所有图片均来自网络。文章的目的是传播积极的社会价值观。如果文中内容涉及版权或肖像权问题,请您联系我们进行删除或修改。
宝盈优配-杠杆配资业务-国内靠谱股票配资论坛-配资平台排名前10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